动作小说 现代都市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陆炜前文+后续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陆炜前文+后续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陆炜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陆炜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眼看就到傍晚了,离开了一天的杨夫子再次回到书房。“抄写的如何了?”“回夫子,抄写完了。”陆炜急忙回答道。他并没有说自己是默写的。原本他还想以此邀功。毕竟少年心性,有点成绩都是想要炫耀的。却被周楚拦住了。“杨夫子乃当世大儒,少爷即使是默写下来的,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会让夫子觉得少爷沉不住气。”陆炜一听这话,顿时放弃了邀功的想法。杨夫子接过陆炜抄写的纸,漫不经心的查看了起来。越看越满意。虽说陆炜的字写的像狗爬的一般。却写的很认真。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的。没有任何一遍是潦草的。这种心性,难能可贵。字是可以练的。少年人想要拴住心猿却难如登天。“写的不错。”杨夫子难能可贵的给了陆炜肯定。这让陆炜内心有些高兴。“会背了吗?”杨夫子将...

章节试读

眼看就到傍晚了,离开了一天的杨夫子再次回到书房。
“抄写的如何了?”
“回夫子,抄写完了。”
陆炜急忙回答道。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默写的。
原本他还想以此邀功。
毕竟少年心性,有点成绩都是想要炫耀的。
却被周楚拦住了。
“杨夫子乃当世大儒,少爷即使是默写下来的,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会让夫子觉得少爷沉不住气。”
陆炜一听这话,顿时放弃了邀功的想法。
杨夫子接过陆炜抄写的纸,漫不经心的查看了起来。
越看越满意。
虽说陆炜的字写的像狗爬的一般。
却写的很认真。
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的。
没有任何一遍是潦草的。
这种心性,难能可贵。
字是可以练的。
少年人想要拴住心猿却难如登天。
“写的不错。”
杨夫子难能可贵的给了陆炜肯定。
这让陆炜内心有些高兴。
“会背了吗?”
杨夫子将手中的纸随手放下,问道。
“回夫子,会背了。”
陆炜说完就开始背诵起了出师表。
原本杨夫子听到陆炜说会背倒也没感到意外。
毕竟抄了二十遍了,如果还不会背,那就真的蠢笨如猪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孩子背诵起出师表来,没有一点磕磕巴巴,异常流畅。
而且背诵的极有感情。
这让杨夫子很是意外。
莫非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料?
等陆炜背诵完之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杨夫子。
“不错,以前只听说你顽劣,没想到还真是个读书的料子。”
听到了杨夫子的夸奖,陆炜愈发高兴了。
少年人就是这样。
做一件事,如果一直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那么他就会做的越来越好。
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督促。
两人回到陆府之后,陆炜被杨氏叫了过去,考校功课。
“文心,今日夫子教了你什么?”
杨氏看到自己的儿子,问道。
“夫子今日教了我出师表,这是我抄写的。”
陆炜说着将自己抄写的二十遍出师表递给了杨氏。
杨氏接过来看了又看。
“这真是你抄写的?”
倒不是杨氏不信任陆炜。
她的儿子她最了解。
之前那般顽劣,这出师表抄写的虽说字像狗爬的一般,却极为工整。
没有丝毫不耐烦之处。
杨氏觉得,自己的二儿子,多半是做不到这般的。
陆炜听到这话,挠了挠头。
“是我抄的呀,我还嫌抄的不够呢,楚哥儿给我讲了诸葛丞相的故事,儿子以后也想成为诸葛丞相那样的人。”
陆炜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很是意外。
“楚哥儿都跟你讲了什么?”
“楚哥儿讲了很多,夫子只是让我读了一遍出师表就不管我了,楚哥儿跟我讲了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还将了诸葛丞相五次北伐,以及为何留下出师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诸葛丞相这般。”
陆炜此时内心仍然被打满了鸡血。
“出师表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夫子都夸我是读书的料。”
陆炜骄傲道。
杨氏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当即让陆炜背诵起了出师表。
等陆炜背诵完,杨氏让人端来了冰镇酸梅汤。
“我儿辛苦了。”
随即看了一眼银翘。
“你去把楚哥儿叫过来。”
银翘听到这话,顿时满心欢喜。
“是,夫人。”
很快,银翘就找到了周楚。
“楚哥儿,夫人叫你呢。”
“夫人叫我什么事?”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跟银翘往杨氏的院子走去。
“少爷的功课很好,夫人很满意,多半是要赏你些玩意。”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了然。
自己之所以这么帮陆炜。
就是因为这一个月在陆家,感受到了陆家的氛围很轻松。
杨氏对下人向来温婉,从不苛待。
在这个不把下人的命当命的年代,难能可贵。
怪不得表叔非要自己进入陆家呢。
周楚还记得表叔当初对自己说过的话。
“卖身进去大户人家当下人,相当于二次投胎,投的好了,什么都会有,投的不好,生不如死。”
周楚脑子里面胡乱想着,很快就来到了杨氏面前。
“夫人。”
周楚行礼道。
“楚哥儿,过来。”
杨氏摆了摆手道。
周楚从善如流,来到了杨氏跟前。
杨氏拉住了周楚的手。
“你是个好孩子,文心顽劣,多亏了你,才能让我那族叔夸赞他。”
“以后你多读读书,然后多教一下文心,等过些年,我就把你的身契还给你,到时候你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银子,放到周楚手中。
“这银子你拿着,平日里想买些什么,不要不舍得。”
杨氏说话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般的人家,赏给下人钱的时候,总是要拿捏一番主人的姿态。
会说这钱是赏给你的。
但杨氏不会如此。
就像是给自己家后辈的零花钱一般。
就连周楚这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心里都没有觉得有任何不舒服。
“多谢夫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氏的赏赐,周楚没有推辞。
也没必要推辞。
“好孩子,回头我让小刘多买些书,只要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都给你们买过来。”
“楚哥儿,你接着给我讲讲诸葛丞相的故事呗。”
此时一旁的陆炜坐不住了,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满脸高兴。
以前想让自己这个儿子读书难上加难。
现在居然主动要求了。
这是极好的转变。
这个转变不是别人带来的,正是眼前的书童。
“小张,给楚哥儿每个月的月钱加三成。”
周楚原本的月钱是三百文。
不多,远不如外面做活赚的多。
不过毕竟是奴籍,而且在陆家基本上花不到钱。
横向对比的话,陆家给下人的例钱算是多的了。
加三成的话,相当于每个月多了近一百文。
在下人之中都算是顶尖的。
不过也没人会有异议。
毕竟周楚是书童,干的活是其他人干不了的。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楚哥儿是个有本事的。
“我也要听。”
陆婉儿一听周楚要给自己哥哥讲课,顿时来了兴致。
她现在这个年纪,还不懂什么情情爱爱,只是会不自觉的被周楚吸引。
“去吧。”
杨氏自然不会反对,如果自己家未来再出一个才女的话,对陆家的名声而言,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毕竟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陆家。
觉得陆家过于粗鄙。
而且还是锦衣卫出身。
和那些文官天然对立。
晚饭过后,周楚和陆炜兄妹两人来到书房之中。
周楚继续讲三国的故事,并且还是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着讲。
中间会讲明演义和史实的区别。
三国演义如今是非常流行的话本。
兄妹两人听的津津有味。
听到诸葛亮草船借箭还有空城计的时候,陆炜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少爷得区分清楚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这其中很多听着很厉害,却经不起推敲,而且真正打仗的时候,并不具备操作性。”
周楚侃侃而谈道。
是夜,周楚一直讲到亥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多,杨氏才下人来叫几人回去睡觉。
和陆炜对诸葛亮的崇拜不同,陆婉儿则抓着周楚的胳膊。
“楚哥儿,明天你再好好给我讲一讲那些兵法好不好。”
陆婉儿这话,让原本有些困顿的周楚瞬间清醒了。
看着满脸兴奋的陆婉儿,心想哪有女孩子对兵法感兴趣的?

周楚穿越到了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底层的一员。
一家七口,兄弟妹五人。
这还是和爷爷奶奶分家后的结果,实际上周楚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
虽然这一家子也都姓周,但穷苦人家的孩子,多半是没什么正经名字。
一家七口人,只分到三亩地不到,还不是什么肥地,其中一半,都是很贫瘠的土地,却要交着七口人的税。
这么多年,周楚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自己大概率是在正德年间,明朝的农业税机制本身就有问题。
或者说不只是明朝,华夏数千年来,一直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土地兼并。
就像现在周楚家,一家老小吃了这顿没下顿,周楚的几个弟弟甚至没力气哭。
农业税按人头收,不管你有多少地。
大部分底层家族的出路就是把自己的地主动献给那些世家大族,这些家族一般都有人入朝为官,不用交税。
把地献给他们之后,他们再把这些地租给这些地原本的主人,收取的租子要比按人头交税少上不少,如此一来,才能勉强糊口。
周楚的父亲此时满脸愁容,正在考虑要不要将自己家的地献给王家。
王家是附近数得着的大户,拥有土地上万亩,周围很多人都成了他们家的佃户。
周楚虽然是穿越者,但只有穿越之后,才感到深深地无力。
在后世那个开放清明,阶级不森严的环境,大多数人是有出头的机会的。
只要你有足够的本事,没人能阻止你出头。
但现在这个年月不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多大的锅,吃多少饭。
拿了不属于你这个阶层的资源,只会是取祸之道。
这个年代,当官得靠关系,靠逢迎拍马,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出不了头。
诸如后世的大奸臣严嵩,此时还身怀治国理想,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
并不是说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昏君。
只是经年累积,积重难返罢了,正德皇帝也有心从文官手中收权。
也正是因此,最后落水而亡。
不过这又关周楚什么事呢?周楚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
周楚有赚钱的法子,甚至有不少,但周楚此时才八九岁,况且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
倘若贸然赚了很多钱,他们一家子恐怕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阶级是无法逾越的大山。
在他们这个阶级,赚的钱,原本就不属于他们自己。
“把我卖给人牙子吧。”
周楚最终做了这个决定。
这个问题,周楚想了很久了,继续在这里,周楚什么都做不了,一家人只会继续忍饥挨饿。
最后能活下来几个都不好说,自己如果被卖到大户人家,运气好能遇到一个好点的人家。
也能赚些钱接济一下家里,运气不好卖到不好的人家,忍忍也就过去了,总比饿死的强,更何况周楚的一个表叔就是在牙行干活的,有这层关系,进入好点的人家的概率会大一些。
周父周母虽然不舍,可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们做选择。
最终,周楚被卖了五两银子。
周楚的母亲将一块碎银子塞到来买周楚的人牙子手中。
“三哥,你一定要给我家老大寻一户好人家。”
她说完还忍不住抹眼泪。
人牙子接过银子,叹了口气。
“说那外话,放心吧,我有法子。”
说完就带着周楚走了,坐上了牙行的马车,和周楚以前看过的电视剧不同,这马车没有顶棚,前面是一匹老马,后面是一辆平车。
一路上颠簸的周楚骨头疼,不过最起码能吃上饭了。
在自己这位表叔的额外照顾下,周楚每顿饭勉强能吃个七八成饱,其他一起被买来的小孩,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
对于牙行而言,周楚这些人,都是要出手的。
要不是怕饿的太狠了,没了精气神,卖不上价格,恐怕半饱都没有。
人牙子拉着这么一车人,一路颠簸,两三天的时间,到了京城,实际上,周楚的家离京城只有两百多里。
但这马车太慢了,很快,周楚就来到了京城的牙行之中。
此时的牙行,除了周楚这一行人,还有无数等着被卖的男男女女,其中大部分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些是犯官家发卖出来的家眷,这一点从穿着就能轻易区分。
对牙行而言,像周楚这样的,身世清白年龄刚好合适的,才能卖上去价格。
那些犯官的家眷,很多人家都不会买,哪怕是一些犯官家里发卖出来的仆人,也比不过周楚这种。
毕竟从小养在家里的仆人,才是最忠诚的,用的也最放心,很多被卖了好几次的仆人,自身多半有问题。
很快,就有人上门来买仆人了,这是一个穿着极为华丽的女人,眉眼之间带着妖娆和妩媚,嘴角还有一颗痣。
刚走进牙行,这个女人就忍不住皱眉,用手帕捂住鼻子,似乎很不习惯牙行的味道。
“听说你们今天来了批新的?”
女人看了一眼周楚的表叔,说道。
“还是贵人消息灵通,这才刚到。”
周楚的表叔卑躬屈膝道。
他说完在前面带路,来到了周楚等人面前。
女人一只手拿着手帕,另外一只手拿着一把仕女扇,用仕女扇挑起一个又一个小孩的下巴。
主要以男的为主,就这么挑选着,很快就轮到了周楚,周楚的脸庞被挑起的时候,虽说脸上不太干净。
但俊俏的脸庞还是让这个女人一愣。
“这个多少钱?”
女人看上周楚的表叔问道。
表叔一看是周楚,也是一愣。
“贵人,这个倒是不贵,很便宜,不过他身体不好。”
说着向周楚不着痕迹的使了个眼色,周楚顿时会意,当即咳嗽了起来。
女人当即收回扇子,满脸嫌弃。
“原来是个痨病鬼,真晦气。”
女人很快选好了要买的人离开了,她离开后,周楚的表叔顿时放松了下来。
“这位是沈家的姨太太,沈家情况复杂,这个女人出了名的刻薄。”
表叔看着周楚,似乎在解释刚才不想让女人买走周楚的原因,原本他是不需要解释的,毕竟跟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解释这些也显得多余。
但刚才周楚表现的极有眼力劲,他干了这么多年的牙行,很清楚,周楚这种眼皮子活的人,很容易混出头,也算是留个善缘吧。
“沈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下人被打死。”
表叔正说着呢,牙行门口又走进来一个贵妇人。
他急忙去招呼。

陆家老大,或者说陆炳离开了。
得知陆炳的身份之后,周楚觉得自己得重新规划一下未来的路了。
嘉靖帝一生刻薄寡恩,他用过的人,几乎都没什么好下场。
一个人除外。
陆炳。
陆炳号称大明第一锦衣卫,集万千荣宠于一身。
倘若说有谁是嘉靖帝从不会猜忌的,那只有陆炳了。
有着这层关系在,周楚很多曾经预想过的事就可以付诸实践了。
“哥,大哥走了。”
暮云瑾回到书房之中,看到周楚正在写着什么,不禁露出一丝心疼的表情。
这几年来,二哥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一刻得闲的时候。
别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年纪还都是贪玩的年纪。
二哥却因为自己,因为陆家,一刻都不曾松懈。
如今的暮云瑾已经八岁,虽然只有八岁,却出落的十分漂亮。
十足的美人胚子。
在周楚和老头子的教导下,才学更是碾压无数贵女千金。
甚至很多京中所谓的才子,也不如她。
有种少年天才的感觉。
只不过周楚为了保护她,这才才名不显罢了。
说来也怪,她一个女孩子,兵法却学的出奇的好。
画画上的天赋也远超周楚。
画画和兵法,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在她身上却同时出现。
周楚看着暮云瑾手上端着的莲子羹,不禁皱了皱眉头。
“你怎么又做这些庖厨之事?不是和你说了吗,让你远离庖厨。”
暮云瑾听到这话,将莲子羹放在周楚面前,抱着周楚的胳膊就撒娇。
“哎呀,我这不是看哥哥你太辛苦了嘛。”
周楚听到这话,有些头疼的放下笔,喝了几口莲子羹。
“以后这种事,让春兰她们去做就好了,女孩子家应该远离庖厨,一来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来在庖厨待久了,烟熏火燎的,会变黑。”
春兰是周楚的丫鬟之一。
这几年的时间,最开始云桂坊每个月最少赚三万两左右。
后来沈青干脆将周围的几家铺子都买了下来,打通之后,云桂坊的铺面瞬间变大了好几倍。
有了足够的铺面之后,周楚干脆将云桂坊分出来。
分为普通区和珍品区。
周楚并没有因为铺子的扩大贸然增加经营项目。
主要经营的还是布料和衣服。
沈青倒是建议过,想要增加首饰铺子。
被周楚拒绝了。
没有足够的后台,胃口过大的话,只会招来祸事。
云桂坊的扩张,已经是他们目前的身份能做到的极限了。
就这还是因为周楚和一众官家贵女的关系摆在那。
没人会找周楚的麻烦。
但如果周楚生意做的太大,或者手伸的太长的话,肯定会有人出手的。
只要利益足够,就算那些官家贵女想插手,他们的家人也会阻止他们。
说到底,周楚还是无根之萍。
表面看着唬人,实则如履薄冰,谨小慎微。
生怕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如今的云桂坊,每个月的利润大概五万两左右。
这是周楚有意往下压的结果。
如此一来,周楚每个月都能分到三万两左右。
三年下来,周楚存了五六十万两白银。
这些钱根本就不敢露白。
无论是周楚还是沈青,表面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铺子里的布卖的便宜,赔本赚吆喝。
甚至很多时候,沈青还故意找其他相熟的铺子借钱进货。
为的就是给人造成不赚钱的假象。
沈青的爹三年前因为宠妾灭妻,被官府抓去打了一顿板子,当时就没了半条命。
宠妾灭妻本就有违大明律,再加上他们家的事闹的太大,官府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不行。
被打了之后,沈青的爹那原本就被酒色掏空的身子就彻底垮了下来,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那些个姨太太们,纷纷抢夺家产,分了家。
现在的云桂坊珍品区,成了京城贵女们的潮流。
里面衣服的样式,每隔几日就更新一次。
为此,周楚还特意请了许多顶尖女红,教会了他们设计衣服的样式。
云桂坊的普通布,要比其他铺子便宜。
普通百姓最喜欢来的就是云桂坊。
不过普通的布,本钱低,就算都是利,也赚不了多少钱。
真正赚钱的是针对贵女们的珍品区。
云桂坊的样式多,布料好,而且价格比其他铺子的要贵很多。
刚开始,周楚让沈青把珍品区的布和衣服价格调整的比其他铺子贵了几乎两倍的时候,沈青万分不解。
“你得清楚这些个贵女的心思,她们比的就是谁穿得好,穿的贵,你的衣服再好,只卖两三百两一件?她们都不好意思穿出门,她们会觉得这是便宜货。”
“相反,这些个贵女们就喜欢价格贵的,越贵越好,越贵,越代表身份。”
周楚侃侃而谈道。
这一言论,顿时让沈青醍醐灌顶。
只是如今的云桂坊,生意愈发火爆,几乎成了京城的一个标杆。
周楚即便是努力往下压,却也有点压不住的感觉。
不过,周楚早就准备好了预案。
第二天一早,周楚就让人去请了孙娇娇楚璃等人来自己家。
此时的周楚早就把原来的院子退掉了,将原本属于陆家的宅子买了回来。
“衡器,你叫我们来,是有什么事吗?”
孙娇娇第一个到。
和三年前相比,她眉宇间多了几丝风情,少了一些骄纵。
一年前,孙娇娇就出嫁了。
虽然她对周楚新有好感,却也知道他们俩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首先门不当户不对。
其次孙娇娇觉得自己根本配不上周楚。
她能感觉到,周楚并不喜欢她。
孙娇娇虽然出嫁了,但这些年对周楚却愈发的言听计从了。
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
孙娇娇的婆家是个五品官,也是个肥缺,吃穿用度是不缺的。
“等等若曦她们吧,等她到了再说。”
若曦是楚璃的字。
楚璃作为才女,如今虽然十七了,却未曾出嫁。
楚璃作为才女,自从见识过周楚的才学之后,这三年时间,更是隔三差五的来找周楚。
对周楚愈发痴迷。
那些个京中所谓的才子,在楚璃眼中和周楚完全没法比。
倘若没认识周楚,她可以勉强自己出嫁。
如今却再也瞒不了自己的心。
只是周楚虽然清楚她的心思,却一直不曾回应。
甚至有段时间刻意疏离她。
这让她黯然伤神了一段时间。
直到孙娇娇去劝了她。
“以你的身份和他的身份,你如果执意嫁给他的话,只会害了他,你的父亲不会放过衡器的。”
楚璃这才如梦初醒,自此以后,几乎不再私下里找周楚了。
只是隔三差五的去云桂坊见一见周楚,以解相思之苦。
对于楚璃的感情,周楚也感到无比头疼,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期望她自己能想通。
要说一点好感没有,那是骗人的。
但也只是有些好感罢了。
所以周楚一直在刻意疏离楚璃。
却没什么效果。
周楚干脆放弃了,爱咋咋地吧。
这三年,周楚长的愈发俊俏。
很快,楚璃和另外两个贵女到了。
她们四个一直以来都是和周楚关系最好的。
其中身份最高的是户部侍郎的女儿。
户部侍郎是三品官。
“我准备开个酒楼,想让你们每人都拿点钱,你们每人占两成,我占两成,也算我们相识多年的一场缘分。”
周楚这话一出,几人的眼睛顿时亮了。
除了楚璃,其他几人都已经出嫁了。
以她们的身份,出嫁的门楣自然是极高的的。
出嫁之后才知道,女子手中有钱是多么重要。
在婆家,有钱就有话语权。
甚至可以直接执掌中馈。
周楚的赚钱能力她们十分清楚。
之前孙娇娇她们就有过类似的提议,想和周楚一起开铺子。
但当初周楚根本没这个精力。
现在云桂坊基本都是沈青在打理了,周楚已经逐步从中抽身。
自然就有了时间。
京城中,如果说什么生意更赚钱,一个是青楼,另一个则是高档酒楼。
毕竟京城可是达官贵人遍地。

柳姨娘接管沈家铺子之后原本是满心欢喜的。
客人也是出乎预料的多。
但每个客人来的第一句话都是出奇的一致。
“周掌柜的人呢?”
在得知周楚不干了之后,大部分客人都转身离开了。
只有极少数,还会选择留下来看看。
但和新掌柜的没聊两句,就愤怒离去。
两天下来,客人很多,但营业额没多少。
柳姨娘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急了,来到铺子里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铺子要是败在自己手里,在老爷那里也不好交代。
不来不要紧,来到铺子之后,柳姨娘顿时注意到了不远处正在忙着张罗新铺子准备开张的沈青。
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来到正在忙活的沈青面前,掐着腰。
“好啊你个死丫头,我说你怎么轻易就把铺子交给了我,合着在这等着我呢?在这开个新铺子,你是想恶心谁呢?”
柳姨娘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说话那叫一个尖酸刻薄。
过路的人见她这样,都绕着走,生怕被殃及池鱼。
“姨娘这说的是什么话?你要铺子,我把铺子给你了,铺子里的布都不曾拿走一匹。”
沈青跟着周楚学做生意这么久,早已不再是之前的小白花了。
此时的沈青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我一个沈家嫡女,就因为我娘没了,在沈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我想着干脆就自己找个铺子经营吧,好不容易把生意做起来,姨娘又来抢我的铺子。”
沈青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演技那叫一个自然。
沈青记得周楚说过这叫舆论战。
也能帮新铺子打个免费的广告。
京城的人大多衣食无忧,最喜欢聊的就是东家长李家短。
沈青此时就是要把事情闹大一些,让吃瓜群众多一些。
然后自己再站在受害者的角度。
如此一来,这些吃瓜群众,都会是自己未来的潜在客户。
甚至她们回家之后,还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说起此事。
潜在客户人群就会不断扩大。
周楚早就料到这个柳姨娘会来闹,所以让沈青把事情闹大点。
果然,过路的行人一听到这话,一个个都两眼放光,挪不动脚了。
一群人对柳姨娘指指点点。
柳姨娘顿时气炸了。
“你个死丫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伶牙俐齿了?”
在柳姨娘的印象中,沈青一向单纯,不争不抢的。
“我也不想变得这样,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当个衣食无忧的小姐?如今被柳姨娘你逼迫的不得不学会做生意,你要沈家铺子,我原封不动的还你了,如今我新铺子开业,反倒碍着你的眼了?”
沈青说完掩面哭泣。
这话说完,周围的吃瓜群众纷纷看向柳姨娘,眼神之中尽是鄙夷,一个个纷纷小声声讨着她。
柳姨娘终究是要面子的,脸上哪里挂得住。
“哼,懒得和你这个死丫头计较。”
说完这话直接落荒而逃。
此时在铺子里的周楚目睹了这一切。
“你去告诉王老板,我给他写的戏文可以开始唱了,连唱三天。”
周楚看着阿福道。
“好嘞掌柜的。”
阿福听到这话,一路小跑朝南去了。
很快,一个消息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城南有唱大戏的,免费唱三天,大家伙快去看啊。”
百姓是最爱凑热闹的,再加上这个时代实在是没什么娱乐方式,此消息一出,无数人纷纷往城南涌去。
戏文正是周楚根据沈青的经历写的。
大致内容是沈青的爹和那些姨太太们,如何欺压正妻,正妻死后,大小姐又如何如何被排挤,在沈家无立足之地。
当然,姓名是要换的,不能指名道姓。
在之后就是大小姐自己要了个铺子出来经商。
生意好不容易红火起来,姨太太又来抢铺子,不得已,大小姐只能新开了一个铺子。
如果只是这个戏文,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毕竟没什么人知道沈青的故事,也就联系不到新铺子上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柳姨娘的助攻,很快周楚和沈青新开的铺子就会传遍京城。
所有人都会知道,这家铺子的东家之一,就是戏文里的那位小姐。
如此一来,新铺子瞬间就成了京城的网红店。
无数大家小姐,都会来蹭热度打卡。
然后周楚再以价格和质量,让新铺子响彻整个京城。
论营销手段,在这个时代,周楚简直是降维打击,毫无对手。
“你真不怕把你爹气死吗?”
周楚看着沈青,似笑非笑道。
这部戏文一旦传播出去,沈家的事自然会成为京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到时候无论是沈青的爹还是整个沈家,都会站在舆论风口。
甚至很可能官府都会插手。
毕竟宠妾灭妻,还引起了这么恶劣的影响,官府不太可能坐视不理。
“他同意把铺子收回去的时候,就不是我爹了,这不都签了契了吗?”
沈青说着拿出之前签好的契。
“其实我早就该看明白了,只不过以前有我娘护着我,这些风雨自然淋不到我,但我娘这些年怎么过来的,我是知道的,我多受些委屈都无所谓,但我得为我娘讨回公道。”
沈青惨然一笑道。
“既然他不把我当女儿,我又何必把他当爹,他要是真因为这事进了大狱,我也会经常去看他,算是尽了最后的孝心。”
周楚听到这话,叹了口气。
清官难断家务事。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戏文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当天晚上,沈家的故事在京城之中就流传开来了。
第二天一早,阿福刚打开铺子的门,顿时被吓了一跳。
此时铺子门口人山人海,似乎都在等着铺子开张了。
这还是昨天那些传单的效果,再加上戏文和沈青昨天对柳姨娘的控诉。
三位一体,可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直接产生了化学反应。
沈青也吓了一跳。
她怎么都没想到,周楚的那些招式,效果居然这么好。
好的有点过于夸张了。
“诸位,不要急,排好队一个个来。”
周楚站了出来说道。
随后周楚示意阿福让早就雇好的人去招呼着。
很快,就有五六个人,穿着同样款式的衣服,衣服上面都写着云桂坊的字样,拿着一个个盘子,盘子里面有饴糖、炒熟的瓜子和其他干果,有的手里拎着水壶,不停地招呼着排队的客人。
如此一来,所有人瞬间不觉得排队是一件苦差事了。
“还是大小姐会做生意。”
说这话的是昨日听了戏文的。
随后周楚让阿福放了鞭炮,正式开门营业。
“孙大人家千金,祝贺云桂坊开张。”
“楚大人家千金,祝贺云桂坊开张。”。。。。。
很快,一个个贵女纷至沓来。
她们也不空手来,纷纷递上自己的贺礼。
每人的贺礼都是五六百两。
周楚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新款式的衣服,给她们每人两套。
孙娇娇等人都是无比欢喜。
那些进入铺子里的百姓发现云桂坊的布,要比其他铺子的布便宜不少。
质量还好。
这是周楚和进货的布庄谈下来的结果。
周楚很清楚,自家铺子一旦开张,吞吐量肯定是极大的。
最起码不是之前的沈家铺子能比的。
在布庄拿的货自然也不是一般铺子能比的。
起码是其他铺子的十倍以上。
如此一来,自己就成了大客户。
有了和他们谈的资本。
普通的布料,进货价每尺便宜了两到三文。
卖的时候,比其他铺子便宜一文。
如此一来,自家铺子卖的便宜,赚的还更多了。
倒不是周楚不想便宜更多。
只是那样的话,会大大挤压其他铺子的生存空间。
到了那个时候,自家铺子就成了其他人的公敌了。
这不是周楚想看到的。
便宜一文,刚刚好。

为了陆炜读书,杨氏可谓是煞费苦心。
家里的书房之中,各种书籍层出不穷。
不过现在需要周楚带着的,都是一些基础的。
比如三字经,比如千字文,亦或是出师表。
书童干的就是这个活,替少爷背着书,带上笔墨纸砚。
那砚台,一看就不便宜。
至于墨,周楚倒不是很懂。
不过想来,杨氏也不会给自己儿子买便宜的。
差生文具多。
周楚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陆炜此时也是满心忐忑。
毕竟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夫子的大名。
出了名的严厉古板。
他生怕自己惹得夫子不开心,最后被赶回家。
到时候丢的可就不只是他自己的人,而是整个陆家的人。
他虽然顽劣不堪。
却也知道要脸面。
“楚哥儿,你说我要是惹夫子不高兴该怎么办?”
陆炜来到书院前,有些忐忑的看着周楚。
“少爷放心,夫人说了,夫子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我会努力记下夫子教的内容,回家帮你。”
周楚给了陆炜一个放心的眼神。
听到这话,陆炜顿时放松了许多,没有了刚才的紧张。
“那你可得记清楚些。”
很快,两人就见到了杨顺之。
一个四十多岁的夫子。
倒也没有显得多老。
留着很长的胡须,言行举止之间倒也不见得有多古板。
“你就是陆家那小子?”
杨顺之看着陆炜,问道。
“是的,夫子。”
此时的陆炜无比的乖巧,哪有平日里在家的顽劣模样。
“从今天起,我开始教你,一个月之后,你若能让我满意,我便收你为弟子。”
杨夫子捋了捋胡须说道。
“谨遵夫子教诲。”
陆炜行了个弟子礼道。
“千字文三字经这些开蒙的我就不教了,你应该早就开蒙过了,今日老夫便教你出师表,要读书,先做人,学会忠君爱国。”
杨夫子说着也不搭理陆炜,就开始朗读出师表。
不愧是名师。
一篇出师表,愣是让他读的声情并茂。
于周楚而言,哪怕是前世见过的最厉害的朗诵比赛的人,也远不如眼前的杨夫子朗读的好。
杨夫子朗读完之后,看向陆炜。
“现在,你来读一遍,让老夫听听。”
陆炜听到这话,顿时无比紧张的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同时,还有些无助的看向周楚。
周楚给了一个你可以的眼神,让陆炜心神稍安。
陆炜拿起书,开始朗读。
全程磕磕巴巴的,甚至有些字都不怎么认得,还读错了。
这让杨夫子皱紧了眉头。
“好了,不用读了。”
最终,杨夫子受不了这种折磨了,说道。
陆炜则羞愧的低下了头。
“你今日的功课,先把这篇出师表熟读,把上面的所有字都会默写,先把出师表抄个二十遍吧。”
杨夫子算是看出来了,陆炜的基础很差,比一般孩童都要差很多。
如此一来,就只能用笨方法打基础。
取不得巧。
陆炜听到这话,脸色一垮。
他最怕的就是被罚抄书。
抄书是极其枯燥的,也是最磨人的。
以他的性格,平日里根本就坐不住。
抄五遍都难,更不用说二十遍了。
不过杨夫子却不管这些,说完这话就起身离开了。
显然不想继续留在这里受折磨。
“楚哥儿,你能不能帮我抄?”
陆炜一脸求助的看着周楚说道。
周楚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少爷,我们两人的字迹不同,我若是帮你抄了,夫子恐怕一眼就能看出来,以杨夫子的性格,最恨偷奸耍滑之辈,那样的话,恐怕用不了一个月,明天就来不了了。”
周楚自然不会帮陆炜抄书。
且不说字迹的问题。
如果真的抄了,陆炜的学业将会一塌糊涂。
这件事终究是瞒不过夫人的。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个书童也就干到头了。
听到这话,陆炜直挠头。
“也是哦,那该怎么办呢?”
此时这间书房之中,只有陆炜和周楚两人。
周楚很清楚,死读书,硬读书对陆炜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而言,是最痛苦的。
要讲出师表,就不能只讲出师表。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要讲季汉的浪漫。
这些,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听的。
只有了解了其中的故事,对诸葛丞相产生了崇拜之情。
出师表自然也就不用背了。
读一遍就记住了。
原本这些应该是杨夫子讲的。
周楚相信,杨夫子虽然不会讲的那么浪漫,那么英雄主义。
却也会大致的讲一遍。
现在之所以没讲。
不过是还没有把陆炜当成自己的弟子。
没那个耐心罢了。
“少爷,前些天我读了三国志,不如让我先给你讲一讲这出师表背后的故事吧。”
周楚说道。
“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陆炜毕竟是小孩心性。
和抄书相比,听故事显然更受他喜欢。
周楚开始讲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开始讲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开始讲诸葛亮为了北伐,开始不断学习兵法,用兵的能力在五次北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讲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写了一篇出师表给刘禅。
讲诸葛亮死后,刘禅讲出师表上面提到的人都用完了,无人可用之后,又把这些人的后人都用了一遍,独自坚守季汉数十年。
讲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感情。
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讲如今蜀中还在为诸葛丞相披麻戴孝。
陆炜越听越上头。
听到最后,眼睛都红了。
心中更是对诸葛亮充满了崇敬之情。
之前看出师表,如同天书,此时再看,豁然开朗,仿佛父亲离家之前对儿子的嘱托。
周楚讲的很快,而且也不是详细讲的,只用了两个时辰就讲完了。
“少爷再读两遍试试。”
周楚想着趁热打铁,让陆炜趁着这个状态将出师表背熟。
陆炜哪里会反对,当即开始朗读出师表。
再没了之前的磕磕巴巴。
读的异常顺畅。
此时俨然到了饭点。
周楚从带来的饭盒之中,取出夫人早就让人准备好的吃食,摆在桌子上。
陆炜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默读出师表。
这一幕要是让杨氏看到,估计会惊的嘴巴都合不上。
这还是她那个顽劣成性的儿子吗?
很快,周楚将陆炜吃剩的吃食收了起来。
“少爷可能背诵这出师表了?”
周楚问道。
“那是自然。”
此时的陆炜从未觉得读书如此简单。
原本看都看不懂的出师表,此时不止能完全读懂,而且全文了然于胸。
“那少爷就尝试把这出师表默写出来吧。”
周楚说着开始为陆炜研墨铺纸。
“楚哥儿,我觉得你比夫子讲的好多了。”
陆炜一边用毛笔蘸了蘸墨汁,一边说道。
“我和夫子可比不了,夫子胸有丘壑,我知道的这些,夫子也都知道,只是如今夫子还没有真正把少爷当成学生,所以也就懒得费心罢了。”
周楚低眉顺目道。
“是这个道理。”
陆炜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始默写出师表。
陆炜背诵出师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其中有些字,偶尔会想不起来该怎么写。
每到卡壳的时候,周楚就会把这个字用手在桌面上写出来。
陆炜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如此默写两遍之后,陆炜再也没有一个字不会写的,异常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