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小说 其他类型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 全集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 全集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萧柔

    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娴赵红妆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 全集》,由网络作家“萧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在这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热了就只有一把蒲扇可用。全家的电器,就是电灯和手电筒,更别提什么打发时间消遣的东西。知道这个年代生活艰苦,可没想到竟然艰苦到这种程度。所谓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她是享受过好生活的人,一时半刻是真不习惯这的日子。可眼下的环境对她,也未必是最苛刻的。要是将来真下乡到北大荒,或者是插队落户到陕北,不管是居住条件还是生活环境,恐怕比京城恶劣的多。她看过很多,上山下乡插队的电视剧、小说和回忆录。有很多热情高涨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更是以做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而感到光荣。也确实是因为这些人的付出,让农村的文化和农业,都得以发展。但无疑,整个过程中要克服的困难千千万。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章节试读

现在这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热了就只有一把蒲扇可用。
全家的电器,就是电灯和手电筒,更别提什么打发时间消遣的东西。
知道这个年代生活艰苦,可没想到竟然艰苦到这种程度。所谓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她是享受过好生活的人,一时半刻是真不习惯这的日子。
可眼下的环境对她,也未必是最苛刻的。要是将来真下乡到北大荒,或者是插队落户到陕北,不管是居住条件还是生活环境,恐怕比京城恶劣的多。
她看过很多,上山下乡插队的电视剧、小说和回忆录。有很多热情高涨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更是以做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而感到光荣。
也确实是因为这些人的付出,让农村的文化和农业,都得以发展。
但无疑,整个过程中要克服的困难千千万。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毅力也是很大的考验。
去北大荒的,属于兵团战士,粮食够吃,每个月还有二三十元的工资。如此好的待遇,当然也是有门槛的,也不是谁都能去。
要政审过关,身体素质过硬才有机会去。之所以要求高,除了筛选,也是因为那边的环境非常恶劣。
崔娴记得有个回忆录中说,北大荒有着广阔肥沃的草原,但人烟稀少,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在冰霜期,极端低温可达零下40℃。除此之外,大黑瞎子、大野猪、大灰狼也有的是。
过去的人,是要垦荒的,劳动强度自然不小。因为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都很恶劣,也需要严格的纪律来管理,尽量减少意外的发生。
那边工作跟垦荒比是轻松,要求也不高,但是待遇很差。
插队落户的知青,要与当地的农民一起工作和生活。需要参与农业生产,如耕作、收割、挑粪肥等,与当地农民共同劳动,挣工分、分红、获取口粮,农民一天的工分才1毛多钱。
有些知青,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别说是干农活,恐怕连观摩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分到口粮吃不饱,把口粮一扣,一年到头也就一二十元。甚至有的知青,还得要倒贴钱给生产队。
陕北那边风沙较大,有的时候刮黄天,出门都睁不开眼。
两个地方各有利弊,对于旁人来说,要是拼尽一切都没能得个招工指标,也就只能想办法往待遇更好的北大荒挤。
至于那些个没选择权的,只能去插队落户。
她是有工作指标,本可以成为别人艳羡的,少数能留在城里的人之一。但是婶婶给她报名参加上山下乡了,无法改变既定事实,只能二选一。
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插队更适合自己。
这么做,自然是有她的筹划,自己的异能是最好的依仗。
到贫瘠的地方插队落户,想过比现在更艰苦的日子,她要提前筹谋许多。
首先就是钱,很多钱,用来准备足够的物资度过这八年。
眼下能挣钱的路子,还没个头绪。倒是工作指标可以转手卖了,她得盘算怎么能卖出去,还不给自己招惹麻烦。

崔娴嫌弃的看了一眼手里的小人,为了避免自己不小心把他捏死,她打算给他临时找一个地方安置,正巧桌上有个火柴盒,大小刚好能把他装进去。
她用指甲捏着宋坤身上蓝色短裤的边缘,小心翼翼的把他往火柴盒里放,没想到这条短裤这么不结实,崔娴只是用了一点力,,就听到“刺啦”一声,这条短裤居然全都烂了。
崔娴皱了皱眉头,只能换第二个方案,她趴在床上,将宋坤扒拉进了火柴盒。又把他的其他衣服变小放了进去,将火柴盒放进了抽屉里。
搞定这一切后,崔娴坐在床边,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同时默念自己在现代社会的职场规则。
要发火前,先冷静十分钟。
职场中真正的高手,一定是说软话,办狠事。
微笑和沉默是两个最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而沉默能避开很多问题。
崔娴的默不作声,让屋外的人越发着急,尤其是等着看好戏的赵红妆,她不断煽动着大家的情绪,说出的话越来越过份。
“崔娴,别以为你不出声就能躲过去了,你最好出动开门承认错误,不然你肯定要坐牢的。”
“就是,还以为你多清纯呢,没想到作风问题这么差,老子之前真是瞎了眼。”
外面吵闹的声音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还有人搭了梯子,扒着窗户看,想要立刻找到崔娴的罪证。
不管在什么年代,大家都会这种事乐此不疲,甚至已经有人开始编起了小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述着。
“居然还敢躲着,把门给我拆了!”赵红妆看到这些人迟迟踹不开门,生怕崔娴会找到脱身的办法,打算把整个门拆下来。
两个个男生纷纷应和,他们直接找来了工具打算把整个门框都敲烂,咣咣当当的响声,让屋顶的瓦片都碎了几块。
“你们干什么!谁给你们的权利,肆意破坏别人家的家门了!大白天你们就想打劫啊!”崔娴的邻居,盛老太太听到动静后,颤巍巍的走了过来,发现这群人拿着东西喊打喊杀后,立刻呵止。
现在物资紧缺,这些东西弄坏容易,想要修补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而且赵红妆这些人的模样,与强盗无异,让盛老太太嚷嚷着要找邻居帮忙。
“老奶奶,您不知道,崔娴在里面乱搞男女关系,我们也是怕她做错事,才想及时阻止。”
赵红妆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更何况她巴不得今天的事情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所有人都来看崔娴的丑事。
“胡说八道,崔娴这丫头最乖了,怎么会干这种事,你分明是故意污蔑她!”盛老太太听到赵红妆的说法后气坏了,拉着其他的邻居堵在门口,不让赵红妆等人搞破坏。
双方僵持不下,眼看着要出事,那扇紧闭的房门却从里面打开了。
“你们吵吵嚷嚷的干什么!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崔娴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好像刚刚睡醒一样,一脸懵的看着院子里所有人。

实施整个操作步骤,确定方法有效,崔娴也不着急了。
把所有的工具都缩小,放到包里之后,打算先熟悉地形。未来的一段时间,她已经决定要在这赚钱。不过如何能掩人耳目的,把石头给卖出去,还要好好计划一下。
收拾妥当,顺着河床朝着上游走去,这是条完全干枯的河流。
刚才还能听到许多,锤子敲击石头的动静。偶尔也有,扯着嗓子大喊的声音。不过越是往上面走,下面的声音就越小,甚至连人影都见不到。
这片是无人区,巨型石头到处都是。崔娴边勘测周遭的地形,边把看中吨位的大石头缩小,装进随身携带的小布袋子里。
途中还有不少断了的树,细一点的,在烈日下晒的时间长,干松到可以直接用来做柴火。
粗壮一点的树干,回去晾晒一阵子,也能直接当柴火。把倒在地上的树干,缩小之后扭断差不多长度,放进另外一个小布袋子里。
开始走的道路,算是宽阔视野好。转而越走越窄,眼前就剩下一条上山的小路。
山上的树枝,比下面更多。边走边缩小边捡,用有韧劲儿的草,分类简单捆绑,全部都放到装柴禾的布袋子里。上山的一路,捡的柴禾都够烧一冬天的。
瞧着日头,到该午饭的时候了。崔娴把藏在清凉油盒子里的野炊套餐拿出来,用异能恢复原有大小。崔娴感叹,这个异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是太有用了。
找了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山下的景象一览无余,人影晃动。
今天有机会,能亲手做一顿面食,正好看看自己更盛奶奶学的怎么样。
用石头摆出来个简易的炉灶,干松的树叶子放在底部,上面铺了一层细小的树枝,用火柴点燃。
把烧水壶放在上面,水壶里的水倒进去。
等到水烧开,换了煮面的锅。先给自己摊了两个鸡蛋,然后把烧开的水放到锅里,开始煮面。
等到面熟了,放点盐巴、香油,配上大姑家的煎的焦黄的土鸡蛋,简单的一碗面让她食指大动,味道鲜美十足。
还冲了一杯,老京城人的最爱——高沫,主打就是便宜。
每种茶叶渣,在滚开水的冲泡下,散发出来特有的香气,夹杂在一起就成了很多人的最爱。
吃饱喝足,又开始往上走,继续捡石头和柴火。
从日头在头顶,到慢慢西移,燥热让她也没有多少体力可消耗,转而准备下山。
下山,除了比较满意的大石头之外,她没多浪费时间。
约莫三点钟左右,才回到河滩。
那些敲石头的人,依旧干的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想赶在最后一班拉石头的车走之前,多敲点碎石头换钱。
崔娴猜测,敲石头的基本都是周围村庄的人,看着他们脚上的鞋子,应该走了好多路。没有交通工具,起早徒步过来找个好位置。
看穿着,还有些城市的人,多是无业闲散的人员,和放假的学生。
4-5个人组成一个集体,多数时间都是埋头干自己的那份活儿。偶尔也有间歇,说上几句话缓解疲惫的。

没有表,大约一刻钟的路程到了叔叔家。
崔娴的父亲因公死亡,轧钢厂的抚恤金和每个月7元的生活费,都被监护人叔叔给拿走了。
理论上,三餐都应该在叔叔家吃。可她以前读书的时候来不及,早餐基本都是买馒头吃。每个月婶婶就给1块钱的零花,够与不够,人家可不管。
叔叔中午在厂里吃食堂,在家吃饭的只有她和婶婶几个人。除了那个爱占便宜、乐于算计别人的婶婶,还有16岁初中刚毕业,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大堂妹崔爱萍。
有个捣蛋鬼的堂弟,12岁,在读小学四年级。最小的堂妹9岁,小学二年级。
崔娴觉得,这一家子借着她的光,过的有滋有味的,现在还要把她最后的一点价值榨干,算盘打的挺响。
不过,她可不会给这个机会。
抬步进了门,环视一眼,屋子里的摆设多是从她家里拿过来的,最显眼的位置就是那台缝纫机。
拿着她家的东西,倒是挺能显摆的。一会这些东西,她都拿回去。
“跟木头桩子似的站在那干什么,拿碗筷吃饭。”婶婶剜了一眼,嘭的一下把盛窝头的盆放在桌子上。
崔娴走到厨房,见着熟悉的盆碗,心中估摸得几个人,能把东西一次性都拿回去。
等把碗筷拿回来,其余人都落座了。她也没客气,填饱肚子才能干大事。她一直没说话,旁边的人以为她还是个愚钝的货,不少编排。
崔娴就着她这个当事人的八卦,咬了一口窝头,配上一口咸菜,味道还不赖,吃的津津有味。
崔爱萍说外面都传开了,她跟男人睡一个被窝里,也不嫌臊得慌。不过也没关系,很快就要上山下乡了,到个没人认识的地方,也不会有人戳他们老崔家的脊梁骨。
那婶婶也没阻止,自家姑娘说的什么荤话,看崔娴的眼神里的厌恶,早就隐藏不住。
崔娴觉得,她多吃一口,这家子人都心疼。如果不是惦记她手中的招工指标,现在指不定就给她关到门外了。
大堂妹的表情,好像此时已经是正式工了。婶婶也是得意洋洋的,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崔娴默不作声,笑吧,越兴奋待会的落差就越大。
心中有了计划,干饭的劲头不减。吃到第三个的时候,扫到婶婶渐渐狰狞的表情,心里更痛快。
那边的大堂妹最先坐不住了,“窝头都是有数的,你凭什么多吃多占。”
“你是当姐姐的,应该让着弟弟妹妹,你怎么那么自私光顾着自己吃。”婶婶也跟着附和。
崔娴细嚼慢咽的吃完最后一口,看把对面俩人气的,一个窝头还剩半个。“厂里有发生活费。”
见她还在吃,婶婶差点就上手抢,“你现在满18岁毕业了,这个月开始就不发生活费了。你这么吃,我们家可养不起。”
“我打零工养活自己,明天开始就不来这吃了。”崔娴潇洒起身,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婶婶。
出了门,听到里面摔筷子的声音。都没吃几口饭,骂人的声音可不小。

“对不起......”赵红妆勉强从嘴角挤出几个字,但她眼中的恨意难以掩盖,如果不是旁边有这么多人看着,她恨不得立刻掐断崔娴的脖子,这个妥协的结果每个人都不满意,但都迫于张主任的威压不得不低头。
“明明都把他们两个关在一起了,怎么会少了一个?刘建军,是不是你偷偷把宋坤放走了!”
回去的路上,赵红妆反复复盘这件事,实在想不出哪里出了漏洞,唯一值得怀疑的人就是刘建军,他是负责看门的,当时也只有他一个人在场,没准就是他把宋坤放出来的。
“锁是你带来的,钥匙也在你身上,我怎么敢!”刘建军听到赵红妆的话后立刻反驳,今天的事情他也觉得蹊跷,崔娴藏人的手段实在是高,他刚刚进去时连顶棚都看了,也没发现另一个人的影子。
“哼,钥匙不在有什么关系,还有你开不了的锁。”赵红妆不屑的哼了一声,让刘建军立刻拂袖而去。
他今天陪着赵红妆来抓奸,已经足够丢人了,没想到赵红妆还往他的短处揭,让刘建军顿时恼羞成怒。
崔娴房间里的气氛也很压抑,那群人到处翻找,像狂风过境一般弄得乱七八糟。
孙英一边帮崔娴收拾,一边提醒她小心赵红妆,她这样的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次不成,绝对会有下一次。
“我又没得罪她,为什么她这么针对我。”崔娴已经搜索过脑海中的记忆,她和赵红妆只是偶尔拌几句嘴,并没有深仇大恨,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赵红妆居然让她声名狼藉。
“崔娴,你知道赵红妆为什么请你喝酒吗?”孙英觉得自己有必要把这件事点破,不然以崔娴的脑子,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别卖关子,明知我猜不到。”崔娴直勾勾的看着孙英,迫切的想知道答案。
“她是想买下你手上的招工指标。”孙英点破了这件事的关键,现在正是上山下乡的时期,按照规定,如果能在厂里找到工作的,就可以不下乡,所以这个招工指标格外珍贵。
“这是我爸妈拿命换来的,我自己要用的!”崔娴听到这件事的时候立刻急了,山上下乡这件事持续的时间比大家预计的要长得多,真要是走了,恐怕十年都回不来。
“你婶子帮你报名,去下乡插队,指标不就空出来了。”
“......”
“我妈说你婶子真会算计,去年你哥去了北大荒,就把你的户口放在里叔叔那了,这次要是你下乡,你堂妹进工厂,到时候这间房都得是他们的。”
孙英看崔娴还不明白,立刻点名了这件事的关窍,崔娴的叔叔婶婶是想生吞了他们家的家产,再把他们兄妹俩都赶到北大荒去。
“那这也不关赵红妆的事啊,她那么卖力干什么!”崔娴还是想不通赵红妆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以她的为人绝对不会费力帮别人做嫁衣。
“你还真是傻啊,只要你的名声臭掉,凭她父母的关系,指标肯定能弄到她手里,到时候她就可以进厂,不用上山下乡了。”